我们经常会听到“精神内耗”这个词尚牛在线。
想得多,做得少。
明明想做事,却忍不住拖延。
日复一日,事情成了悬在头上的尚方宝剑,想起就心烦。
理想中的自己和现实总有差距,忍不住自我谴责,但难以改变。
内耗,成了现代人的逆鳞,触之即痛。
一、内耗的原因
1、内耗源于设定很高的标准
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》中有句话:
“蛤蟆记得严苛的父亲,他总觉得自己没能达到父亲的高要求,而且永远达不到。”
蛤蟆的父亲是成功的商人,渴望儿子能够青出于蓝,所以对他从小严格要求。
但问题是,理想和现实有差距,有时用尽全力,也不理想。
蛤蟆就是烂泥扶不上墙,所以被父亲不断责骂。
就好比家有差生,平时勉强及格,可父母却要求他考95分以上,自然会很内耗。
蛤蟆内疚不已,他想成功,却力不从心,于是陷入无穷无尽的自我否定,抑郁了。
“应该”是暴力的代名词,它忽视了人性,用条条框框来评判人。
如果父母总是给孩子设定很高的标准,并因此责罚打骂孩子,他更可能内化批评,成为一个容易内耗的人。
2、能力不够,却急于求成
《认知觉醒》说,“焦虑的原因就两条:想同时做很多事,又想立即看到效果。”
内耗的本质就是,欲望大于能力,又缺乏耐心。
比如,很多人追求阅读量,一年阅读100本书,但读完之后无法实践,结果越读越焦虑,越读越自我否定。
实际上,读书讲究存难取易,浅层次阅读不如深挖本质,链接新旧知识。
但是思考和输出的是费力的,远不如阅读的即时快感,所以人们往往会避难就易,做更短视的事。
成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,需要一步一个脚印,如果想一下子华丽升级,只会不尽的精神内耗。
3、不自信的逃避
《走出孤独》说,“一个人越不相信自己,或者说不相信自己的判断力,就越容易以逃避的态度来解决问题。”
前两天跟孩子玩“盲人游戏”。
小区里,我闭上眼睛,他牵着我走回家。
虽然是走过无数次的路,可我走得小心翼翼,花了三倍时间才到家。
我不相信自己,即使他告诉我该怎么走,依然犹疑不确定,所以耗时甚久。
生活中也是如此,人们越不相信自己,越容易陷入内耗:
“这样做会不会是错的?”
“我还是等等吧!”
我们期待问题在等待中会自动解决,或者由别人解决,而不是自己承担后果。
与主动犯错相比,大脑更倾向于耗能较少的“拖延”,这是符合进化的选择。
然而问题并不会因为逃避而消失,而是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,占据心智,让人痛苦不已。
正如斯派克在《少有人走的路》所说,人生苦难重重,无数人哀叹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麻烦、压力和困难。
二、解决内耗的三个思路
1、坦然接纳自己
《接纳》说,在我们粗暴地对待自己时,大脑的神经系统实际是处于战斗戒备状态。
自我谴责不会让自己变得更好,而是激发大脑的应激反应。
怎么理解呢?
也就是精神内耗的攻击对象不是别人,而是自己。
当大脑感知到攻击时,会自然而然地作出战斗逃跑的反应。
就像大脑里有几个小人,一个在谴责,“为什么你不能克服?”
一个在痛苦,一个在抵抗......自然效率低下,情绪低落。
接纳类似于宽恕,承认自己的不够优秀,不够好,可这世上有无数人跟我们一样,没有人是完美的。
我很喜欢一句话“与己为友,风雨同舟”,我们总是关心朋友、家人,却很难真的爱自己。
自我关怀,就是把爱的目标转向内心。
“虽然现在不太理想,但很多人跟我一样,一切都会慢慢变好的。”
2、找到自由时间
《心流》中曾经提到熵值,熵指一个系统的混乱程度。
越混乱,熵值越高。
同样,我们大脑里也有各种各样的念头。念头越多,内耗就越大,反而影响行动。
碎片化时间是不稳定的,如果我们既可以做这件事,又可以做那件,便会浪费大量的精力去纠结。
彼得·德鲁克在《卓有成效的管理者》说:
有效的管理者,应先估计究竟有多少“自由时间”是他自己的时间,然后保留出相当分量的一段连续性的整块时间来。
也就是如果我们想解决内耗已久的事,首先先要把时间找出来。
行动的解药是不需要思考的行动。
比如村上春树,他在《我的职业是小说家》这本书中写道,他每天早上雷打不动的写10张纸。
我们也可以找到自己的自由时间,集中精力,解决让人内耗的问题。
3、专注于任务本身
心理学家提出解决之道,“以任务为导向的注意力”,即全神贯注于手头上的任务。
当事情繁多杂乱时,我们很容易注意力分散,做着一件事,还想着没完成的。
从能量角度考虑,能量是有限的,花时间去踌躇,能量就被消耗了,就没有多余的能量去解决问题。
作家安·拉莫特的故事很有启发:
小时候,十岁的哥哥要交鸟类报告,他有三个月的时间写,可还是拖到了交稿前一天,他抓耳挠腮,痛苦不已。
这时,父亲在旁边告诉他,“一只鸟接着一只鸟,按部就班地写。”
只要把烦人的任务用纸笔写下来,一个一个地解决,它们终将会被一个个消灭。
专注于任务本身,就是放平心态,不再浪费心力在情绪上,才能集中精力解决问题。
开始了,就解决了一大半的问题。
三、结语
《少有人走的路》中所说,“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主要的工具,也是消除人生痛苦重要的方法。”
什么是自律?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尚牛在线,解决问题。
金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